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,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时代潮流。济宁教育学院紧跟时代步伐,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,明确提出将智慧校园工程列为年度“十大工程”的重点项目。我院作为济宁市教师培训基地,大力推进培训数智化应用,旨在通过数字化、智能化的手段提升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率,全力服务全市教师培训工作。
合作共引 培训资源数智化
培训资源的数智化是数智化转型的基础。这包括将传统的纸质教材、教学视频、案例研究等转化为数字化格式,如电子书、在线视频课程等,便于教师随时随地访问与学习。此外,与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、明天出版社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通过构建开放教育资源库,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,丰富了培训渠道和内容,拓宽了教师的知识视野。培训资源数智化不仅改变了教师培训的方式,更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。通过接触最前沿的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,教师能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,掌握数字时代的教学方法和工具,如混合式学习、翻转课堂等,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,提升教学质量。
便捷高效 组织管理数智化
培训组织管理数智化主要体现在课程安排、学员管理、成绩评定等方面的自动化与智能化。工作人员把学员手册、座次表、学习资料等分别生成二维码,学员通过扫描专属的二维码,可以快速获取课程、座次、专家介绍等详细的资料,极大的节省了查找资料的时间,使学习路径更加清晰明了,节约了资源,提高了效率。
在学员管理方面,打破传统的签到、工作人员反复点名的方式。学员报到时扫码加入班级钉钉群,上课半小时前开始进行动态二维码签到,二维码随时更新,无法拍照,保证参训学员必须到会场才能签到,工作人员在后台掌握签到数据,实时查看学员出勤率和上课情况。这样的操作既快速又准确,避免了传统签到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漏签、代签等问题,确保了考勤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。
培训结束,学员通过扫描二维码,填写培训调查问卷,对刚刚结束的培训课程进行反馈。这一举措不仅简化了传统纸质问卷的繁琐流程,还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收集的速度与准确性。学员们只需轻轻一扫,便能进入到一个精心设计的在线问卷页面,页面布局清晰,问题设置合理,涵盖了从课程内容、讲师表现、教学方法到整体满意度的多个维度。数智化评价模式让教师培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成为可能。通过对学习过程、成绩、反馈等多维度数据的深入分析,可以精准评估培训效果,识别教学中的强项与薄弱环节,为后续的课程内容优化、教学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。同时,这些数据也为教师培训中心的持续改进和决策支持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总之,这种数智化管理模式不仅大幅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,还提高了培训管理的精准度和透明度。同时,系统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培训数据,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,确保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。
优化整合 培训模式数智化
在培训模式上,利用数智化技术实现了培训资源的优化整合。传统的培训方式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学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培训。智能学习平台的构建是实现数智化培训的关键,数智化学习平台技术打破了这些限制,通过与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、明天出版社等合作,利用网络课程学习平台进行线上培训。这类平台通常集中了课程管理、学习跟踪、互动交流、资源搜索等功能,为教师提供一站式学习体验。通过AI技术,平台能够自动调整界面布局,推荐相关内容,甚至通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,实现与教师的智能对话,提升学习互动性和趣味性。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各种优质的学习资源,包括视频教程、在线课程、虚拟实验室等。这些资源丰富多样,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。2024年市级线上培训参训人数达5422人次。
除了线上培训外,为满足广大学员的需求,利用数智网络技术,还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培训。直播已成为了当前教育培训领域的一大亮点。这种方式不仅融合了线上学习的便捷性与灵活性,又保留了现场教学的互动性和沉浸感,工作人员通过高清摄像头和音频设备,将授课内容实时传递给远程的学习者。同时,学习者虽然身处不同地点,但也能通过专用的直播平台,清晰地看到专家的演示、板书,甚至是实验操作,听到专家的详细讲解,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课堂之中。2024年培训直播达11次,近10万人次收看。
创新赋能 普通话水平测试数智化
近年来,济宁市全面使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,逐步推进普通话测试和管理的信息化、数字化水平。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,济宁教育学院在济宁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,投入专项资金,2024年1月,开始使用人脸识别设备等防作弊科技手段;2024年7月,高标准建设全国首家全国产化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化考场,实现了质的提升和突破。标准化考场在场地建设、设备配置、流程管理等方面均达到了国家语委的最新要求。考场引入先进的AI测试亭系统,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,实现从信息采集、叫号、测试到监考监控的全流程智能化操作。测试室采用封闭式独立空间设计,每个机位均配备先进的测试设备,确保每位考生在互不干扰的环境下进行考试。这些标准化的建设和管理,不仅提升了测试站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,更为其他省市树立了可借鉴的标杆。
数智化赋能为教师培训工作带来了显著成效,包括培训效率的大幅提升、教师满意度的提高、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等。下一步济宁教育学院将持续加大技术投入,加强教师培训与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,建立健全数据保护机制,为培养更多适应未来教育需求的优秀教师贡献力量。
撰稿:吴海菊
摄影:培训处